1)第一百一十四集 磨石为刃终伤手,再看璞玉成章时_红楼之磨石为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李修还真就是这个心思,救驾之功赏的太高是件祸事,自己又在皇上心里扎了根刺,妙玉的事是一点没给他面子留,趁着现在帝不能悔,赶紧讨下赐婚来,得了意中人夫复何求。

  天子此时龙心大悦,用扩土封王的许诺完成了削藩大计,李修的梯子给朕递的不错,不由多看了跪在那里的李修几眼。

  此等阳谋是收复河套的延伸,也是一以贯之的大计。

  若以往当是朝廷征兵征粮,派遣王公武将监军统兵,胜了自然是朝廷的功绩,败了也是伤的朝廷元气。

  自李修提出了化兵之策后,天子打开了另一扇的门窗,窗外是再无勋贵的天地。

  李修认定帝王必行此策,天书中有名常凯申者,惯用此策,驱虎吞狼见死不救深得兵法常山之蛇不动如山,最后落得个兵败如山丧尽民心之局。

  依样给帝王画了出来,你要是个明君自然弃而不用,若不是明君,必定奉为圭臬,好也罢歹也罢,都在汝之一心。

  果然见天子心喜,李修心内一叹,不是个仁君,当弃之!

  四王八公身陷迷局,真以为天子行周天子之策,藩王守国土君王立社稷,哪个不想称王一方,都挤在京城,连个闪转腾挪的空如今都没了。

  以往还有太上、义忠的故事可做做文章;自李修用文臣绊住了忠顺后,都知道再起刀兵之事难矣,太上皇隐避圣恩寺就是明证,连他老人家都不想着争了,勋贵家要么转向天子做个闲臣等着被发落,要么压上全家赌一把扩土封王。

  君臣难得的相得益彰,围在一起立在顾恩思义的匾额下,议起了出兵的事。

  “有朕给汝等做后应,败了也无伤大局,只看诸公的手段。”

  “臣无有兵将,想为朝廷效力也是难为。”

  天子一笑:“事到如今还要瞒着朕乎?朕才是那个手中无兵的君王,否则也不会任由你们去立惊世之功。非是朕不懂天子帝王之术,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。汝等能尊我这个汉献帝不行董卓、曹操之术,朕就舍得那些江山给诸公。但有一样,中原之地不可分也,朕亡了国也要和你们周旋到底。”

  十二家人彼此视之,东平王忽然问道:“可还留质子在京乎?”

  “不嫌外面风沙大,朕也不替你们养着。”

  东平王心里隐约有些不安,君王真想行诸侯之事乎?乱天下的根本就是藩镇啊,盛唐一夜之间烽火连天,不就是藩镇之祸么,他怎么敢行险?

  天子点手叫过李修来:“李修,你给诸公说一说其中的道理,省的彼此猜忌坏了君臣的情谊。”

  李修示意慌成一团的黛玉等着自己请旨,几大步走过去先给诸人施礼毕,再侃侃而谈。

  “帝王行的是帝王霸业,诸公安逸的久了,自然心有余悸,且听我解惑之;诸公请看我如今上国基业,北不到阴山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