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7章 临猗文会_天岱七公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临猗县,是个豪族和士大夫盘踞的地方。

  这里出了好几位高级官僚,比如现任首宰张辅之,太傅行末炎;其他如谢家、马家、和王家、顾家、陆家、都是本地高门,庄园占地占据了临猗土地九成。

  临猗士人重文,人气多过官场迎合。县内高门之间隔期便组织一个诗词赋文场会,对官场攀爬之事反而并不如何热衷,只是一味谈经论辩、作文赋曲、书墨画展,竞相斗妍。

  临猗几家士大夫家的族长听闻庆亲王府老太妃要在临猗县驻留一日,便商议拿出一个上得了场面的文会来,顺便见见那位被传闻四岁能赋文,八岁学策论,十二岁便从弘文学院毕业的天才少年。

  临猗虽然人杰地灵,若说十二岁能谈策论的当今仅存一位,那便是谢家的谢长卿,如今八十有四,手脚哆嗦口眼歪斜,说话含糊不清,行动则需搀扶,一副行将就木的状态。

  临猗县令命人将驿馆打扫得干干净净,率县衙大小官吏随同豪族、士大夫家的族长十余人出城三十里迎接老太妃车驾。

  下榻、就座、清谈。

  迎来送往,县令便说到临猗明日有一场文会,在场各位族长都会参加,盛情邀请老太妃莅临指导,且大家也想见识哥儿的风采。

  临猗县令一席话说得大家点头不已,连连称是。

  庆亲王府老太妃自己出身世家门阀,见到临猗数位豪族与士大夫家的族长出城迎接,先有几分好感,听得临猗有场文会,此行适逢盛事,欣然允诺。

  和临猗县等着看热闹的豪族、士大夫家的子弟相比,武哥儿对这场盛会却是没有多少兴趣。他按老太妃的意思,送走了几位豪族、士大夫家的族长和临猗县令,便来到自己的房间。

  此时,阿渭正将马车里的东西安放妥当,见武哥儿来到,用一种很有眼力的口吻说道:“纸墨都准备好了,车上写的都已整理妥当。”

  “嗯。”武哥儿应了一声,便坐在长桌前,打开在路上写到一半的笔记,接着写了下去。

  初夏时分,暑气初显,临猗的大街小巷都在讨论着这一场盛世文会,觉得平时清谈文会里突然来了京都的两位大人物,这场盛会肯定会比往常热闹许多。

  阿渭将武哥儿写好的手稿,根据自己的判断又重新抄录了几份。抄久了精神就不是大好,有些哈欠便对武哥儿说道:“哥儿也别太劳神了,写点就歇息吧!”自己就趴在一旁的椅背上打起盹来。

  武哥儿极少会当着阿渭的面脱衣睡觉,在他看来,阿渭就是自己的贴身丫鬟也得注意一点,虽然小时候也曾调戏过他,那是她心思恍惚想着嫁人的事,这才开了个玩笑。

  和衣在床上躺了下来,这一路其实也是有点累,明天的文会,自己准备如何辩谈?想着想着很快就进入了梦乡。

  那边老太妃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